禽蛋消费革命:以美食为钥,破局产业转型深水区——第十三届(2025)蛋鸡行业发展大会即将在成都召开

原发表日期:2025-06-16来源:中畜兴牧

原发表日期:2025-06-16

来源:中畜兴牧

 

  

  历经四十余年发展,我国蛋鸡产业已构建起规模化、自动化的现代生产体系,禽蛋产量连续多年位居世界首位。在取得瞩目成就的同时,产业亦步入深度调整期:基础产能趋于饱和与消费需求增速放缓形成结构性张力,生产成本持续攀升压缩盈利空间,而标准化体系不完善、品牌价值挖掘不足等问题,正制约着产业从“量”到“质”的跨越。

  

  当前,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已从单一生产环节优化,转向全产业链协同升级——既要筑牢生产端技术根基,更需打通流通标准化、消费认知科学化、品牌建设系统化的节点。这场关乎产业可持续竞争力的转型,亟待凝聚行业智慧,探索破局新路径……

  

  产业变局:微利时代的突围命题

  

  2025年,中国蛋鸡产业站上转型临界点。一方面,我国禽蛋产量稳居全球首位,年产值超4000亿元,规模化养殖率突破70%,AI巡检机器人、数智化育种场等技术的使用有效的提高了生产端的效率;另一方面,产能饱和与消费疲软之间日益矛盾——存栏量突破13亿只创历史高点,而消费增速仅2%-3%,蛋价长期低位震荡,行业步入微利周期。

  

  更深刻的挑战在于禽蛋行业品牌建设不足,产品同质化导致价格战不断等的生产与消费断层;消费者仍困于“土鸡蛋更营养”“蛋壳颜色决定品质”等伪科学观念的认知误区,以及我国蛋品加工率较低,深加工技术缺失,导致的抗风险能力相对薄弱。

  

  在此背景下,“促消费”不再仅是营销命题,更是产业存续的战略核心。恰逢国家“扩大内需战略”与“农产品品牌建设工程”政策窗口期,第十三届(2025)蛋鸡行业发展大会以“优产能、重标准、强品牌、提消费”为主题,将于2025年6月26-28日在成都召开,大会聚焦消费升级与产业转型的深度融合,以品牌化、标准化为抓手撬动市场新需求,为蛋鸡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将消费端破局置于产业振兴的轴心位置。

  

  破立并举:重构鸡蛋消费生态链

  

  1、《禽蛋美食集锦》:以文化赋能激活消费场景

  

  面对当前蛋鸡产业产能饱和与消费增长乏力的核心挑战,本次会议期间将创新启动《禽蛋美食集锦》征集活动,旨在深度挖掘禽蛋的饮食文化价值,破解其长期被低估的“廉价蛋白”定位。活动面向全国征集家常至宴席的创意禽蛋食谱,充分、全面的展示鸡蛋的百变魅力,打造国家级行业美食图鉴。

  

  此举不仅呼应商务部“扩内需、促消费”政策中“服务消费创新”与“国潮品牌培育”的导向,更致力于实现以文化赋能提升产品附加值,让一枚鸡蛋从基础食材跃升为承载健康、美味与文化的情感符号,为产业“优产能、重标准、强品牌、提消费”的转型之路注入鲜活动能。

  

  2、禽蛋消费知识科普:破除认知误区

  

  当前,我国蛋鸡产业面临消费端深层梗阻:产能高企与消费疲软并存,科学认知缺位成为核心掣肘。调研显示,超半数消费者仍存在“土鸡蛋更安全”“红壳蛋营养高”等认知误区,导致优质品牌蛋溢价空间收窄,同质化竞争加剧。在此关键转型期,本次会议期间,中国畜牧业协会将正式组建“中国畜牧业协会禽蛋消费知识科普专家”团队,并将于现场颁发聘书,这也标志着行业将从“被动生产”转向“主动教育”的战略升维。未来,这支科普先锋队的使命,便是凿穿信息壁垒,促进消费觉醒成为驱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

  

  破茧向生:从生存之战到价值重生

  

  当产能饱和成为常态,鸡蛋产业的竞争维度已从“产量之争”转向“消费心智之争”。本次会议以美食文化为切口、以科学普及为矛、以品牌标准为盾,将为行业解开一个螺旋上升的闭环:饮食文化赋能催生消费→消费拉动优质蛋需求→需求倒逼产能优化→优质供给反哺文化认同。

  

  第十三届(2025)蛋鸡行业发展大会将聚集全产业链智慧的盛会,不仅是对国家扩内需与农产品品牌建设政策的深度响应,更是一次打破“高产低效”魔咒的集体行动——让鸡蛋从价格战的泥潭跃入价值战的蓝海。

  

  微利时代不是产业的终点,而是价值重估的起点。当一枚鸡蛋成为美食艺术载体、科学营养媒介和绿色生活符号,中国蛋鸡产业方能穿越周期,真正步入以“质”驭“量”的新纪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