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teel农产品解读:5月份二育情况分析及猪价行情预测(20250429)
原发表日期:2025-04-29
来源:Mysteel农产品
导语:2016-2024年数据显示,全国生猪5月均价波动幅度显著小于其他月份,但价格高低点分布呈现"双高双低"特征。本文结合历史数据与产业动态,解析4月二次育肥行为对市场的影响,并预判5月猪价走势及二育策略风险。
一、2016-2024年5月全国生猪均价波动特征分析
(一)价格波动趋势
通过对近十年历史数据的梳理,全国生猪5月均价波动较其他月份更为缓和,年度走势呈现"低波动"特征。2016-2024年期间,有五年均价维持在14-15元/公斤区间,2018年(10.50元/公斤)和2024年(14.4元/公斤)分别处于低位和预期低位水平。
数据来源:钢联数据
(二)环比涨跌波动特征
2016-2024年,5月生猪均价环比4月呈现"四涨五跌"格局。其中,2016年(+16.21%)、2022年(+3.85%)、2024年(+5.14%)及2019年(+0.3%)实现环比上涨,其余年份均下跌,跌幅区间为0.11%-18.98%。波动幅度在5%以内的年份占比达66.67%,显示多数年份价格变化相对平稳。
数据来源:钢联数据
(三)价格高低点分布特征
从价格水平看,5月均价高点超过18元/公斤的年份为2016年(18.3元/公斤)、2020年(18.5元/公斤)和2021年(18.2元/公斤);月度最高点区间为10.50-29.12元/公斤,低点为10.19-27.45元/公斤。时间分布上,60%的高点出现在下旬,40%的低点集中在中旬,价格走势以"先跌后涨"或"震荡上行"为主。
(2016年-2024年)5月份猪价高低点及日期分布情况 |
||||||
年份 |
月均价 |
最高价日期 |
最高价 |
最低价日期 |
最低价 |
波动价差 |
2016年 |
21.05 |
5月30日 |
21.28 |
5月1日 |
20.80 |
0.48 |
2017年 |
14.09 |
5月1日 |
14.93 |
5月31日 |
13.08 |
1.85 |
2018年 |
10.50 |
5月28日 |
11.49 |
5月16日 |
10.19 |
1.30 |
2019年 |
14.92 |
5月31日 |
15.12 |
5月16日 |
14.84 |
0.28 |
2020年 |
29.12 |
5月6日 |
31.56 |
5月15日 |
27.45 |
4.11 |
2021年 |
18.53 |
5月6日 |
20.52 |
5月31日 |
16.73 |
3.79 |
2022年 |
15.30 |
5月31日 |
15.72 |
5月7日 |
14.47 |
1.25 |
2023年 |
14.32 |
5月26日 |
14.54 |
5月18日 |
13.98 |
0.56 |
2024年 |
15.73 |
5月29日 |
17.57 |
5月5日 |
14.88 |
2.69 |
数据来源:钢联数据
(四)价差波动特征
2016-2024年,5月生猪均价高低价差呈现均匀分散性:价差≤1元/公斤、1-2元/公斤、>2元/公斤的年份各占33.33%。其中,2016年价差最大(2.9元/公斤),2020年价差最小(0.8元/公斤),反映价格波动幅度未呈现明显规律性集中。
数据来源:钢联数据
二、4月二育情况
(一)集中入手时间与原因
4月中旬二次开始集中补栏(15.00元/公斤标猪出栏价)。二次育肥主要考虑三个方面入手成本、标肥价差、后续行情上涨动力三点,其中三点有其中一点有力可图,就会刺激二育入场。
入手成本方面,4月中旬标猪生猪出栏价格在15.00元/公斤左右,由于关税占等原因影响,预期生猪价格波动不会太剧烈,加上2、3、4月份猪价始终无法跌破14.00元/公斤,此时入手是短期内的低点;
标肥价差方面,4月中旬,由于天气转热,肥猪消费减少,北方标肥倒挂,南方基本维持持平状态,够不成入手原因;
后续行情上涨动力方面,去年同期猪价从六月份开始拉涨,有价格上涨的预期,前期仔猪腹泻疫病的影响也在,6月有上涨预期;此外由于年后生猪价格持续震荡跌幅不及预期,散户空栏率较高,情绪炒作影响有入手成本和后续上涨动力两点支撑,二育入手较为集中。
(二)二育出栏成本分析
生猪二次育肥成本方面,出厂价为 15.2 元 / 公斤,运输中掉秤 2.5 公斤,按出厂价算损耗成本约 38 元,加上不同地区平均 30 元的运输费用,以及入栏后 5 天适应期内,日均消耗 4 公斤、单价 2.8 元 / 公斤的饲料,产生 28 元成本,此阶段总成本约 96 元,单头猪入栏初期成本增加超 100 元,折算到单位体重成本约 0.5 元 / 公斤。以 125 公斤标猪为例,若出厂价高于 15 元 / 公斤,入栏总成本达 2000 元。后续育肥 2 个月,目标体重从 125 公斤增至 175 公斤,增重 50 公斤,料肉比 1:4.3,增重饲料成本 600 元,再加上水电人工 30 元、兽药疫苗 10 元、猪舍租金 30 元,育肥阶段成本共 670 元。最终上市总成本为 2670 元,上市体重 175 公斤,单位成本约 15.26 元 / 公斤。若 6-7 月 175 公斤大猪收购价稳定在 15.2 元 / 公斤以上,此次入场二育存在盈利空间。
(三)二育入手规模估算:经粗略统计山东、河南、东北等地二育栏舍利用率在60%左右,江西预期在50%以上,西南四川在30-40%左右,两广、江苏沿海等地区入手整体偏少。
三、5月二育情况预判
经初步统计,预计5月集团厂计划增量不大在5-8%左右。当下南方、西南地区和部分北方地区集团厂生猪体重较大,在大体重猪售卖有利润的情况下,5月集团厂考虑放量降体重策略的概率不大。临近五一假期,散户二育集中出栏后,预计还会有持续的二育滚动入场,不过二育栏舍利用率偏高,像4月中旬集中补栏的情况较难再发生,下次集中补栏要看7、8月份,也是往年二育最集中入手的月份。再者,虽屠宰端支撑有限,但集团厂也有意采取稳猪价保仔猪价格的策略。初步判断4月份生猪均价水平在14.7元/公斤左右。5月价格重心水平会下移但下移水平有限,预计均价水平在14.4元/公斤左右,高价预计不超过14.8元/公斤,低价在14.20元/公斤以上。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版权归上海钢联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上海钢联)所有,受我的钢联委托,在此声明禁止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违法转载或使用,否则将会受到法律追究。如有合作意向,请联系我的钢联,网址:https://www.myste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