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业大学动物营养与饲料科研团队:顶尖科研“唤醒”记忆中回锅肉美味

原发表日期:2019-04-02来源:四川日报

原发表日期:2019-04-02

来源:四川日报

【开栏的话】
  高校的内涵发展,推进“双一流”建设,需要创新人才支撑。即日起,本报推出“走进四川高校超强科研团队”系列报道,同时联合川报观察客户端推出“为你心中的四川高校最牛科研团队打call”网络投票活动,聚焦科研团队专注钻研、创新突破的精神,展示高校前沿科技魅力,探讨创新发展背后的人才队伍建设新思路,敬请关注。
◎名片
  四川农业大学的动物营养与饲料团队隶属该校动物营养研究所,该所成立于1986年,主要从事猪、禽、草食动物和水生动物的营养需要、营养代谢与调控、饲料营养价值评定、饲料加工配制技术以及交叉领域的研究,已获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30多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部省科技进步一等奖9项,90%左右的成果得以推广转化,累计创造经济社会效益近400亿元。
◎探访
  近日,川报观察客户端的一篇报道引发热议:在成都某餐厅,一份回锅肉可以卖到1200元,一个重要原因,所用猪肉是自养的四川地方猪,才能达到最正宗的“口感”。一道四川家常菜,引起四川农业大学一个科研团队的关注,他们的研究正致力于猪肉品质的改良,让记忆中的回锅肉美味回归,让消费者吃的猪肉更加健康。
  3月22日,记者走进四川农业大学成都校区动物营养研究所办公区,走廊上的挂图刚刚更新,2018年著名动物营养学家、四川农业大学副校长陈代文主持完成的《猪抗病营养技术体系创建与应用》,最近斩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今年1月,陈代文教授率队去北京领奖。比起获奖,让陈代文更高兴的是,农业农村部以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购买了该项科技成果准备推广应用,为实现“2020年饲料中全面禁止添加抗生素”做技术储备。“我们做科研的,千辛万苦研发的成果能够得到应用,就是最好的回报。”
□李劲雨 本报记者 江芸涵
把不可能变为可能 中国养猪无抗时代核心技术诞生
  这是一支与猪肉打交道几十年的科研团队。从吃得上到吃得安全,再到吃得健康,他们的科研方向紧紧围绕着人们的饮食需求。
  上世纪90年代,养殖业环境日益污染、猪疫病频发。
  陈代文发现,传统养殖模式主要通过饲料中添加来预防猪生病,但是猪对药物形成依赖后会形成抗药性的恶性循环,在养殖业建立“防重于治、养重于防”的生产模式迫在眉睫。
  “一方面,食品安全越来越受到重视,消费者需要吃上安全的猪肉;另一方面,我们做饲料研究感觉已经触到了技术的天花板,团队迫切需要另辟蹊径,找寻新方向。”2005年,陈代文团队在国际上率先提出“抗病营养”概念,即通过营养技术改善猪抗病力,缓解疾病危害,减少生猪养殖用药。
  各种不解和质疑随之而来:“依靠营养实现抗病是天方夜谭吧!”
  最好的回应是研究成果。此后13年,陈代文带领老中青三代埋头奋战在实验室里,从概念提出、框架构建,到任务分工、联合攻关,边研究边总结边应用,上百名师生、数十家企业参与其中。
  动物营养研究所所长、余冰教授告诉记者,“5+2”“白+黑”是大家的工作常态。一个个深夜甚至凌晨,在成都校区第六实验楼、第七教学楼下,最晚离开的车子,大部分来自动物营养研究所的老师们。
  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们围绕营养与肠道健康、病原性和饲料源性致病因子互作规律开展了系统研究,从整体、组织、细胞及分子水平探明了营养的抗病功效及机制,于2013年获得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截至目前,陈代文带领团队推广应用生产抗病饲料3000万吨,出栏生猪近2000万头,新增产值上千亿元,利润近百亿元;减少使用6000吨,减少猪死亡200万头,减少排粪污400万吨。
  从理论研究到实践应用,新技术得到了同行普遍认同。日前,全球知名的Springer Nature出版集团项目官员专程赴川,邀请团队出版英文专著,推动抗病营养理念及技术的全球化交流,旨在将新技术应用推广于全球畜牧行业。
不占“天时地利” 他们硬是做出了一件件“出格”的事
  动物营养研究所内,一块刻有中英文“营养与健康创新研究中心”字样的牌匾引人注目,这是全球唯一的猪营养研发中心。2017年,著名跨国企业法国安迪苏公司上门寻求合作,“营养与健康创新研究中心”落户动物营养研究所,成为养殖业“产学研”国际合作模式的新典范。
  为什么会选择这个团队?团队发展之初地处西南小城,不占“天时地利”,却没有坐井观天,故步自封。在动物营养所副所长、何军教授看来,“全靠的是一股拼劲走到了今天。”
  营养所刚成立就从意大利引进了现代化全封闭的猪舍,继而让动物“享受起了中央空调”。营养所创始人、一生简朴的杨凤先生在科研上从不吝啬,他的那句“要把钱尽可能用到科研上”成为营养所后继领导的不二法则。
  陈代文2005年任动物营养所所长,进行了一次大刀阔斧的机构改革,分类成立了猪、禽类、水产、饲料和反刍动物几个研究室,让团队成员定位了专业方向。团队现有长江学者1名,国家万人计划4人,国家教学名师1人,二级教授8人……目前,动物营养学科已成为底蕴深厚、特色鲜明、实力雄厚的“双一流”建设学科。
  “欢迎来到地狱旅游。”这是当年杨凤先生欢迎研究生的第一句话。周小秋教授也把这种精神传承了下来,绝不对学生放水是营养所的特色。别的地方60分及格,营养所的课程学习必须要过75分才算。配料养猪、泡实验室、以猪圈鸡场为家,对于所有师生来说都是常事。
  2000年,动物营养研究所福建闽科博士工作站成为营养所创造性建立的第一个博士工作站新模式:以市场机制为基础、利益为纽带、产业为支撑、项目为载体,由企业资助,共同对企业的技术难题攻关。如今,这样的校企共建博士工作站已有31个,还被教育部收录为人才培养产学研模式的典型案例。
  营养所在创新产学研服务模式和运行机制上的探索并没有停止,通过项目实施、学术交流、科学普及、政策咨询等多种途径,90%左右的成果得以推广转化,产生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同时营养所每年从企业获得科研经费1000万元。

◎对话
科研最终是为社会服务的
——对话著名动物营养学家、四川农业大学副校长陈代文
  记者:把动物营养科研做到国际顶尖,你们团队为什么能够取得成功?
  陈代文:我们团队30多年发展历程,最宝贵的经验和财富就是“奉献、协作、求实、创新”八字精神,这八字精神不仅是动物营养所的魂,更与川农大精神一脉相承。
  从创立至今,我们谈不上优越的条件,就是一代代人靠着奉献精神拼出来的;在我们团队,共担共享不是一句口号,科研火花需要碰撞,遇到问题一起去解决;特别是老前辈那种对科研严谨的态度,在耳濡目染中传承下来。而我们的发展更离不开创新,从理论到技术,再到团队管理运行机制,处处存在创新。
  记者:在科研成果转化方面,你们团队怎么啃下的这块硬骨头?
  陈代文:我们秉承一个理念,科研最终是为社会服务的。一次次的实践证明,与企业广泛合作,我们有能力解决企业的技术难题,企业对我们越来越信任和欢迎,在业界形成了很好的口碑。
  记者:团队下一步的研究方向是什么?
  陈代文:我们计划用若干年重点研究解决生猪“优质”的营养问题,让猪肉从“放心”到“好吃”。我们通过优化营养结构研究,筛选了大量全价饲料配方,提出了“猪吃什么、怎么吃、吃多少”的最佳方案,让猪吃得少、排泄少,却长得又好又快。这样不仅让猪吃得更科学,还可减少环境污染,实现从食物链端解决生态链的一些难题。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猪业分会官方微信(caaapig)